一、清末的留学潮
1895年以后,出国留学兴起,由于赴日留学不仅路途近、费用省,且经日本人消化领会后删节酌改的西学更易学,因此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国。特别是从20世纪初年起,随着清廷推行“新政”,废止科举制,留日人数逐年激增,1903年达到千人,1905年和1906年两年,每年达到8000余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留学潮。
在这次留学潮中,留学欧美的人数也有较大增加。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选派8名学生赴美留学。截至1907年,清政府共派遣了220名官费生赴美。1907年,美国政府通过法案,将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专款,此举促成了更多的中国青年赴美留学。到1911年,留美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与此同时,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也有1000余人。
二、清末留学人员组织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留学生在国外、国内组织了一些团体。最早的是1898年在日本成立的东京九段体育会。从1902年起,留日学生在日本又纷纷按省籍组织同乡会,如湖南同乡会、湖北同乡会、浙江同乡会等,除互助、交流学习经验、组织活动外,还出版会刊。留美学生则按美国地区组织了美西、美中、美东多个留学生会,1911年还成立了留美中国学生总会。1906年以后,留欧学生同学会也开始增多,如英国的留英学会,苏格兰的留苏中国学生会,德国的留德学生会,比利时的中国学生会,等等。
在留学热潮中,1905年7月1日,上海的归国留学生成立了寰球中国学生会,以联络全世界中国学生情谊、互相扶助、交换知识为宗旨,出版了会刊《寰球中国学生报》。该会为帮助国内想出洋留学的青年,还办了预备学校。后到民国初年,一些归国留学生也在各地成立了多个同学会。这些同学会人数不多,一般由留学同一国的归国人士组成。
晚清时期,中国留学欧美的学生总数2270余人。他们归国后,除从事铁路、工矿的分散于各地外,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地。在北京的欧美归国留学生以从政者为多,曾远赴重洋的共同经历,使他们常有来往,希望有一个同气相求的精神家园和交际、休憩场所,这是欧美同学会成立的前提。
三、北京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北京的欧美同学会成立于1913年。1913年10月19日,北京《大自由报》曾经有相关报道如下:
欧美同学之盛会:欧美同学会于昨晚在西交民巷本会所欢迎外交孙总长、教育汪总长。到者王赓君、王正廷君等约百人,皆一时俊杰。席半,由主任干事顾君维钩举觞进欢迎词。孙外交起席致答:略谓欧美诸同学学问深造,久为侪辈所景仰。惟当此世风颓败之际,应格外讲求道德,为国人之倡。诸君子虽未能今日置身青云,然果于学问之外益以道德,则他日享大名、建大业者,非诸君必莫属。孔子云:不患无位,患无以立。大总统受任宣言,亦谆谆以道德为重。故讲求道德一事,予于诸君有厚望焉。诸君子在欧美留学之时,大率皆寄居于某博士、某教习之家,平昔感情皆极亲,今日遇有外人来华者,亦应有投琼报李之谊,导之使观我国数千年之良风美俗,及一切旧时之宝贵建筑、美术。半使中外感情日益敦笃,半使外人尊重我国之观念日以隆厚,此予于诸君尤有厚望焉。言毕,同座鼓掌示欢。继有汪教育致答。汪与欧美同学感情最佳,而与英国留学更为亲挚,执杯而起,同座者即已欢声雷动。汪云:予与留学诸君,缘分最好。计第一次出洋,即充日本留学监督;往美国时,适值暑假期内,我国学生集于某海岸大会,予亦躬逢其盛;及往法、德各国,亦荷开会欢迎;而奉使英国时,尤得与诸君昼夜聚首。遥忆当时孤身远客,同学者每可直达卧室,握手言事,其情形亲厚如同家人。故关于“留学”二字,颇有特别感觉。回国之后,察见各处留学皆有团体,而欧美学者则如散沙,心中颇为疑虑。今见此会成立,又荷设讌欢迎,实得我心,易胜欣佩,愿祝诸君福寿康宁。同座者又鼓掌如雷,移席后以电光摄影纪念,宾主尽欢而散。
关于欧美同学会的成立,顾维钧曾回忆道:
有一个留美学生的团体,每年聚餐三四次。……它可以定期集会,请美国或中国著名人士讲演,或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召开讨论会。这个意见深为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所赞许。他是耶鲁毕业的、专攻教育,对公众事务极为关心。由于他的赞助,我组织了留美同学会,会员包括美国大专院校毕业的中国学生,年龄不限。
……
周诒春博士赞同这个意见,不过他把这个工作交给我,因为我住在北京市内,而他住在郊区清华园。记得我曾和那时在北京的留英学生接洽过,其中一个是伍朝枢,另一个是陈博士,还有一位在中国银行工作。
……
我们花了一些时间,才一致认为联合起来是个好主意。他们这才和别的留英同学联系,征得他们的同意。然后我们着手讨论如何合作,成立另一个组织,称为“欧美同学会”。不久,这个联合会就在聚餐会上正式成立了。
此后,周诒春博士自然又想到我们应团结其他留欧回国学生,约请他们入会形成一个西方留学生大型组织。令人又惊又喜的是留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组织,……叫做“留法比德会”。……必须说明,联合起来的新团体丝毫没有政治目的。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举办演讲会、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使公众受益。
几个月以后在法、比、德同学的特别会议上通过了联合的议案。最后一步便是举行三个同学会联合大会,采用了“欧美同学会”这个名称。用这个名称是通过了多次讨论才通过的。
据我的记忆,新欧美同学会的组成是这样:留美的八十五至九十人,留英的约五十五人,留欧洲大陆三个国家的一百人。
依据顾维钧的以上回忆,可知顾维钧等最初曾组织过一个由归国留美学生组成的“留美同学会”,接着又将伍朝枢等归国留英学生扩大吸收进来,组成了一个“欧美同学会”。但这个“欧美同学会”尚未包括留学欧洲大陆国家的学生,可称之为小型的“欧美同学会”。
此小型的“欧美同学会”成立几个月后,经过顾维钧、周诒春等人的联络和劝说,又决定将由留学欧洲大陆国家的归国学生组成的“留法比德会”联合进来,组成一个“西方留学生大型组织”,即大型的“欧美同学会”,并以“举行三个同学会联合大会”的方式,正式宣告了这个大型“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四、广州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广东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最早,故留学欧美者较早较多。1912年年底,上百名归国欧美留学生在广州河南水泥厂聚会联谊,从此每年聚会。1914年冬,在西濠附近出现了一个叫康哥地亚的倶乐部。
1915年广州欧美同学会成立,黄宪昭被选为首任会长,林逸民任副会长。从此会员日增,1920年以后,参加年会者常达200来人,但因无会所,制约了会务活动。该会于1921年通过发行债票筹得近万元,购买了地皮。
广州欧美同学会章程
孙中山、宋庆龄与欧美留学生联系密切,1918年1月26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广州军政府内设宴招待欧美留学生,来宾90余人。孙中山在宴会上发表讲话。他说:
共和国家之建设,端赖人才。留学诸君,关系于民国前途甚大,今夕与诸君讨论,即为筹备中华民国自立之方针。诸君须知欧战终局,各国情势,必有一番大变动,风潮之激荡,我国实先受其害,各人宜趁此时机,力图实业教育之发展。至交通不便,实为中国进步之大阻力,尤宜特别注意。今日诸君皆学成致用,中华民国实利赖之。
1925年,继上海五卅惨案后,广东又发生了“沙面惨案”,广州民众义愤填膺,各界纷纷表示强烈抗议,时任广州欧美同学会会长的林逸民召集同学会特别会议。
广州欧美同学会在“沙面惨案”发生后发行小册子,披露惨案真相,译成多种文字向各国宣传,以使世界人民“免受英法方面所欺蒙”,并准备“分组研究,有统系之计划”,以“与强暴者作有力之抵抗”。
五、武汉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汉口自开埠以来,商业繁荣,留学归国人员聚集,汉口的欧美同学1914年前后就已经在组织聚会活动,詹天佑1914年前后曾在汉口欧美同学恳亲会上发表演说,勉励归国留学生“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武汉欧美同学会至晚在1918年年末就已经在筹备成立了,1919年新年期间举办“第一次年会”,很可能就是该会的正式成立大会。该会的会长是北京欧美同学会的评议员詹天佑。
1919年1月11日,上海《申报》在第2版“地方通讯”栏中,刊登了一篇通讯,报道了武汉欧美同学会第一次年会的盛况:
武汉欧美同学会假汉口普海春西菜馆举行第一次年会,会员到者有五十五人。筵堂四周悉饰以各外国大学之校旗,正中则缀以国旗。主席吴健君先起立举杯敬祝民国万岁,会员等三呼民国万岁。席间各会员唱校歌,主席及会长詹天佑,来宾朱宝奎君,会员刘庆恩、杨宽麟等演说。每一演说则随以音乐。会中音乐专家是晚各尽所长。如吴克愚、卓康成之西乐合奏,杨烁文之广东音乐,江顺德、卓康成、钟望荣之檀香山歌,钟望荣、卓康成之西乐合奏,均掌声如雷动。末有程义藻之幻术。乃散。
六、上海欧美同学会的成立
上海欧美同学会是在五四运动中成立的。1919年6月20日,上海归国欧美留学生百余人聚集在四川路青年会会堂,宣布成立上海欧美同学会。6月23日,上海欧美同学会再次开会正式讨论成立事宜,会议议决:
(一)上海欧美同学会英文定名为“Western Returned Students Union of Shanghai”。
(二)上海欧美同学会组织机构如下:
会长:李登辉;副会长:黄大伟;秘书:朱廷祺;会计:席德懋;总干事:曹云祥。
(三)通过两点动议:
1.速以反对签字、取消二十一条之意旨宣布中外;
2.由总干事努力进行,以抑制签字为职志。
(四)致电巴黎各专使。
一个月后的7月23日,上海欧美同学会在《申报》上发表了《上海欧美同学会成立之志趣》一文,宣布了上海欧美同学会成立的目的与主要任务:
其一,发挥团体的力量。文中说:“吾闻西人之言矣,其议我者曰,个人之力有余,团体之力不足。夫个人之力自谋者也,团体之力谋社会国家者也。国人而果若是庸,非大辱耶?曹、章、陆之负隅也,德约山东问题之危迫也,吾国人表示其团体之力,竟成国贼去职,德约拒签之局,是非由团体运用卓然有力之证耶?同人等身受此训,尤愿推此会以遍于全国。则范围益广,思虑益周,而所以宣力于国家者将益宏矣!此同人成立本会志趣一也。”
其二,发挥知识者的力量。文中说:“国家存亡危急之秋,志士奔赴急难之日,同人等幸以为际会,得远涉他邦政治科学,当国家无事,犹相期归为国用,况值颠沛,何忍自外于国人?……况救国之责,惟有知识者、受教育者所负愈重,则吾敢私国家之宝以为己有而重负国家耶?本此怀抱愿与国人提携进行。此同人成立本会之志趣二也。”
其三,四部门各尽其职,以集全国之智能。同学会设四部门,各部门的职能如下:“(一)公布部:以解除外人之误会,发表正确之主张;(二)交际部:接洽联络,综于一成;(三)实业部:振兴工业,调查国货,介绍引导,以尽互助之义;(四)专门部:应各界之要求,为相当之补助。凡此四者,虽成效如何,未能逆睹,而绵薄所及不敢懈荒。此本会成立之志趣三也。”
文章最后强调:“虽然人类生存之要素在乎互助,况当此剧烈竞争之际,尤非集全国智能相与扶持补助不为功,同人等所自期者既如此矣,尤望吾会外同胞匡持羽翼之焉。”
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7901号-1
Copyright2022,Nanjing 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43号2号楼 邮编:210018 邮箱:njwrsa@njwrs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