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会是人工智能下一个风口?
我们该如何探知脑机接口未来的应用场景?
6月1日下午,由南京欧美同学会主办,玄武区欧美同学会、东南大学欧美同学会及南京致公党青委会协办的“励行TALK:对话高尖端人才,探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第三期,走进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脑智院”),共同探秘有关脑机接口实验及应用方面的路径,探索如何通过前沿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南京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玄武区欧美同学会会长、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韩俊海,东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宏,南京欧美同学会专职副秘书长凌美凤,玄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曾艳,致公党南京市委青委会主任沈亮,玄武区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马泽宇等20余名会员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参观环节,脑智院负责人韩晓峰教授带领大家参观了全脑神经元重建实验室、脑科学移动平台大数据实验室、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沉浸式体验了浸入式脑科学协作探索可穿戴设备及脑科学小游戏。
座谈交流环节,韩俊海代表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本质以及各种生物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当下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海归及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方法来解决生物学问题,让世界看到我们科研实力及人才潜力,用科技突破来延续生命的精彩。刘宏介绍了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及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情况及实验室研究领域,并提出了研究的几个可行性方向及未来趋势。随后,就参观内容、产业落地及健康赋能等方面,大家与分享嘉宾进行了深度且有益的互动交流。
会前,为提高对人脑机实验的认知,主办方一行还赴中国电科十四所,与中国电科首席专家、十四所人脑机实验室创始人尹奎英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尹奎英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人脑机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分享了实验室在人脑机智能、景象匹配导航、悬丝诊脉雷达、双向神经感知、全脑神经导航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十四所在脑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诚以惜时不如立名,慕德不如励行。“励行TALK:对话高尖端人才”是南京欧美同学会全新打造的活动品牌,意在通过直接对话高科技企业创始人或技术大咖,以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的形式,接触前沿科技、感知未来趋势,通过活动增强会员与行业间交流与联系,打破信息壁垒,探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访单位一介绍】
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在全脑神经元可视化、重建、配准、分析、建模等领域进行了开创性地研究,立足于东南大学与全球多家著名机构合作,定位脑科学前沿领域,为中国和世界提供脑科学大数据资源,其脑和智能影像大数据应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全脑单神经元多样性研究及信息学大数据平台”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自成立以来在Nature、NatureMethods、Nature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一系列高质量论文,入选全球脑科学年会HotTopic,和主要国际脑科学计划和研究机构如美国脑计划、欧洲蓝脑计划、加州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中国腾讯公司、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展开了大量合作,和多家知名企业设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脑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参访单位二介绍】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实验室是一个集神经信息工程和脑机接口两个专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与应用平台。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神经信息获取及处理:基于脑电图(EEG),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功能磁共振(fMRI),脑磁图(MEG),眼动追踪(ET)等实验平台,研究多模态神经信息获取方法和技术;研究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与分类等神经信号解码算法。在脑功能机制研究和疾病辅助诊断评估等领域做出多项创新性工作。(2)脑机接口系统设计与应用:从系统编码范式设计、到多模态神经信息采集、进而实施特征提取和分类,本研究室重视自上而下系统地实施脑机接口研究;寻求各个环节的创新,力图实现最佳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先后开发了脑电打字系统、脑电/眼动控制外部机电设备、眼动控制智慧病房等极具实用价值的应用平台。
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7901号-1
Copyright2022,Nanjing 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43号2号楼 邮编:210018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