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本会动态  > 正文
庆祝建会110周年·宁聚报国丨周军:手握“最准的尺”,从0到∞笃信前行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辉煌历程中,留学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又一批海归人才回国服务、奋力创新,他们中不少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值此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之际,我会特别开设“庆祝建会110周年·宁聚报国”专栏,宣传南京海归留学报国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留学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1500669826.jpg


从0到∞,需要一种信念,需要一直前行,更需要一份笃定。从2013年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来南京创业,到2021年作为公司董事长携百余名员工将激光测风技术应用转化为厂房与市场共赢的新兴风口,数年间,周军用对激光的另一层理解,趟出了“高、精、尖”创新科技的市场化新路径,让技术更接地气,让市场更具潜力。

周军是谁?——虽然在访谈前已经被告知,他是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镭”)的董事长,是南京栖霞欧美同学会的副会长,身披“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光环,但是约一个半小时的交流过后,周军留给笔者的更多印象是一位“闲话不多聊,但对行业极富预判力”的“80后”实干新锐。


人物事迹


带着“最准的尺”出发

在周军看来,激光除了是“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更是一把“最准的尺”。它既能丈量出瞬息间风速风向的微小改变,也能因此成就激光传感在风电、气象、航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等领域中的大产业,进而迸发出无限的价值期待。

2013年,周军带着这把“最准的尺”和其他几位同事来到南京创业,一方面是为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的相关技术产业转化“摸石过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印证自己对激光传感这项技术市场化应用潜力无限的预期。

周军说,对于上海光机所而言,最不缺的就是“高、精、尖”专业技术的研发,而与此相对地,缺的是在技术更新迭代日益加速的时代里,尽快将最新的高端、前沿技术下沉到产业端,真正实现技术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与路径。因此,作为所里的先行军,自己自然而然地也就扛起了这份重任。

“我本身学的就是光学专业,本科学测控,硕士和博士学业都是在上海光机所完成的。2007年博士毕业之后,先是在所里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2010年年初去美国访问,2012年回国。回国后,起初在上海的一家企业做技术总监。2013年,应着上海光机所分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的正式成立,我和其他四位研究员一起来到了南京。”周军说。

虽然是第一次创业,但是周军从组建团队之始,就为其后的市场切入选择了一条有别于当时“大多数”的新路径——激光传感,即把激光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首先用它来测距、测形、测速度……进而在所获得的测量数据基础上,以传感的形式,赋予生产端和应用端更多的智能化分析调整。

事实证明,周军另辟蹊径的立根之法的确是慧眼独具。牧镭为市场提供的激光测风设备,不仅凭借着对风力风向的精准测量,帮助风电企业有效提升了发电量,而且也凭借着这些实时的数据传感,大大降低了风电设备的损耗,让风电机组的省材降本渐成现实。

“我们在创业的筹备期就已经想好了,一要做有足够高的技术门槛的事儿,二要找到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路径,从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周军说。


不负厚望,完成市场化转型

从最初的主要带领研发团队探索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转化,到从主司技术研发的研究院完全剥离,再到作为牧镭的董事长对接研究院的技术储备与公司市场开发及技术服务跟进,周军不仅参与并见证了公司实体从0到1的全要素组建,更完成了上海光机所在南京开设分所的最初目标实现,为全所包括激光传感技术在内更多专业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落地成功寻得可复制、可操作的现实路径。

“这条路径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是它切实解决了技术怎么从研究所出来的问题。”周军说,2013年上海光机所分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成立,2015年牧镭正式创建,这两个关键性的举措为此后的技术盘活增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支撑。

在目前的技术转化路径中,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作为技术初始化应用改造的“设计者”,主要承担着初代技术产品的研发功能,而牧镭作为产学研转化的实际运营平台,主要起着对接市场、创造效益的作用。“对于技术的盘活,我们首先是对所里的相关技术成果做评估,将其整体作价转移到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其次在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平台上对技术进行‘初代的产品化’,使其具备对接具体客户需求的能力,也就是具有市场的应用性,最后在对接到现实用户订单后,根据用户实际的应用需求,再做一次市场评估,二次作价转移到产业公司,也就是牧镭,从而最终完成技术的产业化转移。”周军说。

得益于对市场定位的精准预判以及自身所关联的院所的研发实力,牧镭于2016年就获得了金风科技战略的股权投资,并由此开启了稳步成为风电产业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应用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的成长之路。截至目前,牧镭已先后获得金风科技、红塔基金和华泰证券等知名产业投资者数论共计近亿元的战略投资,先后推出了地基式、机舱式、三维扫描式等多个系列的测风激光雷达产品,相关技术研发不仅申请获得了25项专利,还得到了世界权威风电评估机构DNY-GL、Windguard以及中国气象局等权威机构的测试和认证。


激活无限之光

随着公司发展的渐入佳境,周军看到了未来市场的无限可能,也感到了社会公益责任的势在必行。在今年第31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周军作为南京市栖霞区欧美同学会的副会长,积极参与到“为爱助力·心聚栖霞”主题活动中。尤其是当听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钱洁语言康复中心的孩子们需要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累计金额约3万元的时候,周军主动联系到栖霞区委统战部,表达了“公司愿意悉数承担所需物资费用”的意愿。

据了解,2019年南京市栖霞区欧美同学会一经创建,周军就积极参与其中。不论是同学会组织召开的座谈联谊活动,还是栖霞区委统战部牵头的参观走访活动,周军几乎场场不落。“来南京快10年了,自己白手起家创建公司的同时,也亲眼见证了南京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南京城的变化、栖霞区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周军说,从前的自己更多的是埋头于公司在行业中的扎根与立足,为的是“生计”。随着公司业务的稳步提升,规模的翻番式增长,现在的他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责任。

当然,责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如何将公司专长的激光传感技术延展至气象预测、航天航空以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等更多领域,用技术的领先创造足以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变革的更高价值,另一个就是如何及时承担起公司的社会责任,让牧镭走得更稳、更“合道而顺德”。

“所以上次听到区里有扶弱助残主题活动的时候,我就想着,牧镭必须得为活动的圆满开展做点事情。”周军表示,虽然表面上看,是牧镭为孩子们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帮助,但事实上这样的公益爱心活动给牧镭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凡事都是相互成就的。因为市场的需要,牧镭的技术有了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的用武之地;因为牧镭的技术研创,相关产业有了加速降本扩容的‘助推器’,由此多方共赢格局得以打开。同样的,社会的需要使得牧镭得以在更多层面上践行自我价值、进一步发光,而牧镭的爱心参与也可以为美好世界的创造更增添一份温暖的光亮,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美与共’!”周军说。


来源: 华人时刊(上旬刊) | 2021年第8期 (有改动)


来源:华人时刊 发表时间: 2023年10月07日

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7901号-1

Copyright2022,Nanjing 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43号2号楼 邮编:210018 邮箱:njwrsa@njwrsa.org.cn

官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