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总会动态  > 正文
海归人才“扎根”海南 携手共创新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论坛综述

“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这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给予了殷切期望和殷殷嘱托。人才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自贸港的发展建设需要高层次人才,而留学归国人员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6日至8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九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成功举办。作为四个平行分论坛之一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论坛顺利举行,论坛围绕广聚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议题,数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嘉宾,从人才生态、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汇聚英才积极建言献策。


f9db18b2-2caa-4819-a90d-00bd8f7b9574.jpg


求贤若渴 最大力度推进招才引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地区谋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2018年4月13日以来,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在论坛上,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廉芬首先介绍了海南的人才引进工作情况,2018年4月以来,全省共引进人才44.6万人,认定高层次人才3.2万人次,其中领军人才1047人次,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海南开展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中,98项落地落实,除36项需推进之外,其余62项已完成。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还在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实行境外专业人才在海南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和有力尝试。

“在中央的政策框架下,海南陆续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人才的评价政策、培养政策,也包括对人才的保障政策,这些政策让海南具备了引才、留才、用才的空间。”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海南自贸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李世杰在论坛上说到,以海南自贸港的人才分层分类管理体系为例,海南出台政策对人才做了详细的划分,分了15大类,除了头衔、职称等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市场化标准。简单来说,如果市场认可你是人才,给你100万,你就是高层次人才,给你1000万你就是杰出人才。这样一种人才管理模式,体现了海南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探索。此外,海南还出台政策,对于紧缺行业的人才做了十五大类的划分,这也是紧扣海南自贸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而来的。

海南自贸港建设最关键的是人才,特别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欧美同学会人才荟萃,在开幕式上,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代表欧美同学会分别和海南省政府、海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欧美同学会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吸引留学人才来琼发展、推动留学人员在琼创新创业、促进留学人员为琼建言献策、推动海南国际教育发展、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欧美同学会与海南大学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合作共建“产学研”研究院等方面展开合作。


筑巢引凤 最大空间创新人才生态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如今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积极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实施,积极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使海南成为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原巡视员、副局长李志刚在论坛上提出了“人才创新生态岛”的概念,并且从如何建设好政治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人才机构生态、社会生活生态和自然生态等6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李志刚指出,在引才用才上,生态优于文化,制度优于政策,有政策优于没有政策。人才创新生态是人才的政策、制度、文化环境的优化组合和有机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支振锋也提出,对于人才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生活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房价水平、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其中教育对引才的重要性目前可能是排在最前面的,至少是前三位。发展环境首先包括经济水平,还包括市场、营商环境、契约意识以及人才政策等等。

“个税最高15%,鼓励类的企业所得税15%,而且每年还有10万元的退税等等,我觉得这些政策叠加起来,对在海南创业、生活都会形成一些巨大的便利、红利。”作为海归创业者,重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喻春喜也点赞了海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在海南举办这样高规格的人才盛会,就是为人才打开了大门!”参会嘉宾对此次年会点赞不断。年会的成功举办,为海南联通高端智库会聚天下英才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遇,让欧美同学会会员和广大留学人员对海南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量体裁衣 最大热情诚邀海归“扎根”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留学人员视野开阔,理应走在创新前列。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进程中,海归人才是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领域。对于这个特殊群体,应该下大力气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特点,以及思维方式和一些特性习惯,从中得出启发,如何用好海归人才,最大限度发挥海归人才的作用。

“海归人才有切身的国外生活经验,因此更熟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有更多的国际朋友,因此更了解所在国民间的友谊;掌握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因此更知道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留加分会会长姚望分析了海归人才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不少海归人才回来创业雄心勃勃,但是在实操过程中遇到各种困境,例如有技术没资金,有公司没团队,有产品没市场,现实是创业并不容易。应该积极关注海归人才创业的几方面需求,一是信息通畅,包括市场机会信息通畅和资源获取信息通畅;二是往来的便捷保障,如签证、居住方便、交通便捷等方面;三是产业或项目落地通畅,如政策扶持、服务水平、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

吸引海归留学人才“扎根”海南,就必须深刻了解海归、走进海归、欢迎海归、拥抱海归,让海归人才融入海南这片热土,在海南感受到“宾至如归”,为他们创造更加熟悉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市场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好安家落户、创新创业等一系列问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海归人才将为海南的发展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欧美同学会是广大留学人才的“家”,将一如既往努力发挥好“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号召广大留学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感知海南、建设海南、贡献海南,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海南也诚挚邀请欧美同学会会员和广大留学人员参与到自贸港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共同创造美好新未来。

来源:《留学生》杂志 发表时间: 2022年07月15日

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7901号-1

Copyright2022,Nanjing 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43号2号楼 邮编:210018 邮箱:njwrsa@njwrsa.org.cn

官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