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象更新,来自南京欧美同学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积极履职尽责、共谋南京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参会感言,看看他们都关心哪些热点,又有什么新的期盼。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务实的报告,2021年的成绩实事求是、客观低调,但成绩喜人,来之不易。2022年总体要求站位高,全力推进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要发展目标自加压力、催人奋进;在严峻的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体现了担当精神。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涉及到创新发展、经济建设、营商环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好报告。
韩书记和夏市长的报告回顾了南京所取得的成就,充满了浓厚的人民情怀,彰显了强大的政治定力,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驾驭复杂局面、科学应对的能力和实力。这次会议,我针对南京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建立积极有效的毕业生留宁政策、建立政企校互动的人才超市大数据平台等,让更多人才留在南京、干在南京、创在南京。
聆听了韩书记、夏市长及刘主席的讲话,在疫情期间,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这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的高效配合下,南京的工作举措有力度、凝聚共识有温度、惠民有热度。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向时代、向世界清晰地展现了南京成绩、南京信心、南京力量,展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新担当新作为。相信在未来新的赶考之路上,南京建设社会主义典范城市必将阔步前行,取得新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精彩的南京篇章。在政协的平台上,经历了多年的履职时光,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建言献策,有机会见证我们在严峻的局面下,克服艰难险阻,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民生工作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通过调研和建议,许多观点有幸被采纳,“小切口、大视野”是我履职政协以来的理念,从调研中的细枝末节,探寻解决国计民生方案,让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更加平稳,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近现实。作为政协委员,我更多的感悟是责任和压力,谨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敢懈怠。我将继续身体力行地深入基层,用扎实的调研了解实情,持之以恒地关注社情民意,推动各项事业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增光添彩!
蔡晓军
4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眼下疫情依然严峻,但会议组织严谨有序。我和大家一起聆听了韩书记的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意蕴深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于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围绕如何让南京城市更加美好这个主题,我提交了《关于统一设置符合规范的城市交通标识、街巷导视系统,规范外语标识,提升城市道路指引系统友好度的建议》,希望通过加强城市视觉导视智能化应用建设,不断提升南京城市整体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的温度和友好度。
疫情防控目前是全国各地重中之重的事情,去年南京表现得非常好,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要有危机意识,不能自满大意。这次会上韩书记提出了“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南京见落实”,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政治担当和谦逊低调。本次上会我提出了两个具体的防疫策略提案,并在讨论中建议要做好疫情大范围扩散的应急预案。
实现“双碳”目标既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南京自身绿色转型的现实需求。去年,南京多个部门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均开展了相应的调研与规划,尤其是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及能源短缺等切肤之痛,众多耗能型企业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给予了高度关注及重视。本次上会,我带来了一份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领域的建议,在分析绿色低碳技术现存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基础上,建议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新的一年,希望南京能加快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尽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南京样板。
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07901号-1
Copyright2022,Nanjing 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43号2号楼 邮编:210018